悼念成中英先生
2024-07-12 17:30:37
  • 0
  • 0
  • 0

悼念成中英先生

作者:张星水

 

近日,接到柴金龙导演电话告知,惊悉当代学术宗师、著名华裔学者成中英先生已于2024年7月2日在美国夏威夷辞世,享年89岁,听闻噩耗,余不胜伤感。脑海之中回忆与成中英教授过去近二十年来交往的旧事,往事如烟,历历在目,仿佛仍旧发生于昨天的事情,他的略带湖北口音的台湾普通话,犹在耳畔回响,他的慈祥淡定的炯炯目光,仍旧在眼前浮现,折射出儒家哲人的睿智光芒。一代宗师,斯人已逝,作为成中英教授生前的忘年之交与学术弟子,吾不胜唏嘘感叹。

 

大约二十年前,我通过文坛好友阎雨先生的介绍,有缘与成中英教授在北京相识,那时候,阎雨贤弟还是京城学术界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他当时还在北大资源管理学院的一个下属机构挂职工作,成中英教授应邀来北大讲学授课的时候,阎雨先生鞍前马后,全程陪同,负责接待。我由于与阎雨贤弟之间真挚的学友关系,受邀来北大聆听了成中英先生的系列讲座授课,尤其是他开创的C理论之易经管理哲学,哲理高深,智慧似海,实事求是的讲,以笔者当年对于儒学的认知水平与哲学思辨的认知能力,真的没有完全听懂成中英教授亲口讲述的高屋建瓴的艰涩理论,感觉有一点懵懵懂懂,似懂非懂。但是在北大举办的成中英学术专场讲座听课的宝贵学习机会也令笔者受益匪浅。

 

后来,随着与成中英先生交往多了,也日渐熟悉,他经常穿梭往来于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大洋彼岸,成为不远万里传道、受业、解惑的空中学术飞人,为了传播中国传统哲学易经文化与儒学经典思想理论以及东西方比较哲学与管理学奔波劳顿、不遗余力。有的时候,笔者陪同阎雨贤弟去首都机场接机;有的时候,阎雨忙于繁芜事情无法抽身,就通知我去机场迎接成中英教授,春夏秋冬,迎来送往,笔者逐渐与成中英先生之间建立了亦师亦友的真挚友谊,并且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成中英先生外表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为人善良,待人真诚。他说话的时候显得有一点点温吞,时而慢条斯理,时而抑扬顿挫,给人的印象是有一种大学问家不谙世事的大智若愚的感觉;同时,倒也颇具儒雅、含蓄、理性、内敛的睿智长者的忠厚面相与学者风范。

 

之后,阎雨贤弟正式皈依成中英先生为师,成为成中英嫡传弟子之一。我也真心地为其高兴,毕竟古往今来名师出高徒。这些年来,阎雨先生在学术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阎雨贤弟自身天资聪明,刻苦钻研,笔耕不辍,勤奋治学的品质之外,我认为与成中英教授的指导与提携,也存在一定的因果逻辑关联,铸就学术界伯乐与千里马的佳话。相信不远的将来,阎雨先生一定能够弘扬传播成中英教授的学术理念,传承成中英教授的学术衣钵,为当代哲学、管理学、新儒学、易经、世界文明史、东西方文化比较学等跨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与实践贡献出更加丰硕的学术智慧与实践真知,并最终取得推陈出新的学术成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薪火传承,发扬光大,彪炳史册,流芳千古。

 

十年以前,笔者还应邀出席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中英教授学术专场纪念活动,来自于北大、清华、人大、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学术界的大佬权威悉数到场,其中也包括德高望重的易道专家:马宝善先生,他出席并致辞,称赞了成中英教授的严谨的治学精神与杰出的学术造诣以及赤诚的爱国情怀。笔者与阎雨先生全程陪同成中英教授出席了这一高端的学术交流庆典活动,现场聆听诸多学界大咖的精彩发言与针对成中英学术思想成果的归纳、解析、演绎、商榷、评价、总结、赞誉与褒奖,受益良多,深感殊荣。

 

另外一件事笔者至今记忆犹新,十几年前,成中英先生打算在国内创办一个私立书院,在京郊购买一套二手房,被人忽悠,上当受骗,成中英先生,一介大儒,却不谙世事,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被骗遭受了一定的财产损失。这起房产官司,阎雨先生安排我为成中英教授维权护法,随后,笔者介入此案,陪同成中英先生多次与对方当事人代表谈判协商,无果后,受成中英先生委托授权,笔者开始带领我的助理:周敏、李珂,启动司法,调查取证,提请诉讼,对簿公堂,这个案件历经数年之久,其中过程非常坎坷与曲折,成中英先生在此期间的精神饱受煎熬,其中甘苦,无以言状。最后我方虽然部分打赢了官司,却受挫于执行难产以及对方当事人的恶意逃债。唉,悲哉!真是一言难尽,就实际结果而言,我心里为成中英先生殊感遗憾。

 

还有一件值得回味的故事,湖北籍民营企业家袁观富先生,他是成中英教授的湖北老乡、远房亲戚,热心公益,古道热肠,他也是我们过去的当事人朋友。在新冠疫情之前的前些年里,袁观富先生也曾经多次陪同成中英教授来我的办公室洽商事宜,也经常请我们与成中英先生一起品香茗茶,谈天说地。回想起来,袁观富先生开朗热忱,热心公益,待人友善,他也义务帮助成中英先生在北京讲学期间打理了不少家务杂事。这样看来,这个社会还总是善良的好人比缺德的坏人要多一些吧。所以,对于社会问题,我们还是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

 

另据柴金龙导演介绍,第七届《世界易经高层论坛》上个月在无锡召开,成中英先生应邀担任论坛名誉学术主席,但是因为健康状况,他没有莅临出席论坛活动,令人殊感遗憾。没想到,一个月之后,成中英先生驾鹤西去,撒手人寰,悲哉!哲学大师仙逝,吾辈嘘唏不已。

 

往事悠悠,历历在目,至今回首,甚感惆怅。呜呼哀哉,伏惟尚飨!一代宗师、国学大儒、杰出的哲学家:成中英先生千古!

 

2024年7月12日星水道人(悲心)敬书于北京品石斋陋室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